這算是3年前的流水帳了。

當初一群剛畢業的同學,在憲兵學校受預官訓時相約出國,因為日後的工作受限不能至大陸旅遊,在就業前的空檔大家有默契地嚮往神州,於是便造就了2004年秋天北京之行。

那算是我這鄉下土包子第一次坐飛機吧,從出境、上機、轉機、入境,一切都很新奇,還為了可以足足坐滿6小時飛機而興奮不已,尤其在飛機上看到香港本島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,好似發現新大陸一般,詫異小小的香港怎蓋了這麼多房子。
下飛機到達北京已是夜晚,第一天好像只有品嚐魚頭火鍋的行程,已經忘了火鍋的滋味,只有炙熱的爐火跟難掩興奮的心情,從沒想過可以踏上這片土地。



在北京的大飯店裡過了一夜,還分不清身在何地之時,已來到了天安門廣場,呼,這一望無際的不是非洲大草原,而是廣闊地讓人驚呼的一片水泥地,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及內陸各省的鄉親,擺著相同的姿勢歡樂地留影,但似乎不是對六四事件的聖地起了共鳴,大紅的門牆依舊高聳屹立,毛主席大照高懸,睥睨之中帶點得意。雖然我們從小到大信奉的是三民主義,卻禁不起內心的澎湃與熱血,拿起相機猛按快門,鏡頭必得帶到毛主席,這樣的情境,年輕人向來都無法抗拒。



穿過天安門來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紫禁城,才發覺腳下踏地正是無數人頭問斬落地的午門外,但血腥早已被時光洗褪,只剩殘有580年歷史刻痕的石板,進了午門,穿過太和門,才發覺別有洞天,雖然這些在電視劇裡早已熟悉,但觸目可及的真實景像卻不由得叫人震撼,內心又是一陣澎湃加熱血,沒想到能與紫禁城擁有同一片藍天。我們一行人不斷地穿堂踏室,四周總瀰漫著一股莊嚴的氣氛,可以體會為何有人甘願被奴役,擁護帝王制度,因為即使像我如此有為的時代青年,都甘心被這一切懾服。



當我們走出城外已近午响,大夥兒飢腸轆轆,隨即轉戰到北海公園大啖慈禧御膳,吃的就是辦桌菜跟許多小甜點,餐點不差,但想必跟慈禧太后吃的可差得遠,稍事休息又得趕行程,這正是旅行團的特性,不一會兒我們又參訪了和珅故居及康熙的福字碑,緊接著又是圓明園跟頤和園,有點消化不良的感覺。

大家對於圓明園的斷垣殘壁是很習慣了,反而不知道她原本長什麼樣,只能探究一旁的模型來還原當時的瑰麗及絕妙,而我卻覺得這樣的傾倒毀壞有意境的多,倒不是讚詠八國聯軍幹的好,只是如果少了這些悲壯的山河,除去那些國仇家恨,那麼這裡就只是個封建帝王另一個揮霍無度的見證,或許也是保存較為良好的頤和園的悲哀。



頤和園在清末的歷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清朝曾挪用建置海軍的軍費來整修被英法軍毀壞的林園,以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之地,間接造成清朝的軍事接連頹敗;光緒皇帝曾在此接見提倡變法的康有為,變法失敗後也被幽禁於此,甚至到後來,頤和園變成慈禧跟光緒坐朝聽政、接見外賓的殿園…



這邊的遊客顯見的多,但佔地廣闊倒不覺得擁擠,園中一昆明湖一萬壽山把整個格局給放大,有山有水有木、有花有屋有樓,穿廊入徑又接道,彷彿渾然天成的小世界,可偏偏她是人造的,有工匠之美卻無造作之氣。在這裡頭的遊客,舒服自然地如當地居民一般,好比紐約的中央公園一般,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,也匯集了人氣與精力。

這一晚我們造訪了北京著名的東來順涮羊肉,滾沸的銅火爐撥動著新鮮的羊肉片霹啪作響,讓人食指大動,雖然沒有吃到飽的爽勁,但也是挺著肚子滿足地離開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onap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